目前分類:氣功相關 (13)
- May 16 Tue 2017 00:15
請說一時?涅槃?淨土?坐禪?
- May 15 Mon 2017 20:38
精神分裂症與學佛坐禪的問題
精神分裂症與學佛坐禪的問題
其實跟坐禪沒有關係,跟心性有關係。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復呼舍利子之名。進一層以告之也。意謂不但五蘊皆空。一切修證菩提之法。莫不皆空。楞伽經云。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若執著於法。則有法生。法生則心意意識皆生。有生則有滅。有生滅。則有垢淨增減矣。諸法若如虛空界之空相。豈有生滅垢淨增減乎。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是故承上起下之詞。是故真空之中本無我相。何色之有。 既無我相。自無我見。一切聲色何能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無受想行識矣。 既無我相。則六根亦非我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矣。 六根既無。則六塵無安頓之所。自無色聲香味觸法矣。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為六根之先鋒。意為六識之主帥。而六根六塵。無識不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則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界皆無界限矣。
2012-06-15 19:36:34 補充:
精神分裂症
你的思維因"想"太多而有罣礙,
真空之中本無"我"相。何色之有。
- May 14 Sun 2017 07:36
學習佛法的前題?
大般涅槃經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依法者。即是 【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 即是【法性】 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 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 是法性者 不應依止。 依法 即是 依佛性 一切法 皆是佛性所現法 不知佛性作用 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義不依語】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何等語言 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 如佛所說 無量諸經 【貪求無厭 多姦諛諂 詐現親附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又復唱言。【佛聽比丘 畜諸奴婢 不淨之物 金銀珍寶 穀米倉庫 牛羊象馬 販賣求利】【於飢饉世 憐愍子故 聽諸比丘 儲貯陳宿 手自作食 不受而噉】如是等語 所不應依。 不知戒律 貪求無厭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顛倒說 如來允許比丘 畜諸不淨 金銀珍寶 販賣求利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智不依識】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若知如來 即是【法身】 如是真智 所應依止。 見 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 食所長養】 亦不應依。 是故知 識 不可依止。【若復有人 作是說者 及其經書 亦不應依】 不知 如來是法身 念佛 以色見佛 或自稱是佛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 深密藏處 悉生疑怪。不知是藏 出大智海。猶如嬰兒 無所別知。是則名為 【不了義】也 了義者名為菩薩 真實智慧 隨於【自心】。無礙大智 猶如大人 無所不知。是名【了義】。 又聲聞乘 名【 不了義】無上大乘 乃名 【了義】 若言如來 無常變易 名【不了義】若言如來 常住不變 是名【了義】 聲聞所說 應證知者 名【不了義】菩薩所說 應證知者 名為【了義】 若言如來 食所長養 是【不了義】若言常住 不變易者 是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於涅槃 如薪盡火滅 名【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法性者 是名【了義】。 【聲聞乘法 則不應依】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聲聞乘。猶如長者 教子半字。 善男子。聲聞乘者 猶如初耕 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是故【不應依聲聞乘】。 【大乘之法 則應依止】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於大乘是故應依 是名【了義】。 應依大乘了義說不應依聲聞乘法 【四依法 總結】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法者 即是【法性】義者 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 了知【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了義者 【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前三【佛性】後一【大乘經】這就是大涅盤經 略說四依法
2015-07-13 09:53:33 補充:
學習佛法的前題?
=================
末法不覺法空 與經相違 與律相悖
無佛說成佛 無菩薩說菩薩
- May 13 Sat 2017 04:49
打坐時怎麼能專註一點進入冥想狀態?
- May 12 Fri 2017 06:14
請問一下 什麼是冥想 如何冥想?簡單的
對版主所言之情形,我個人以前也是一個容易緊張的情形,也經過許多有經驗的長輩教導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以呯吸調息法來讓緊張的情緒先靜下來。但對自已一定先要有自信,例如明天有事先將要事如何處理大慨擬定,就不要在放心上。否則會越想越鑽牛角,自然睡不著。冥想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找一處清靜位置,坐下平靜心後,先長長深呯吸,大大的吸入,慢慢的呯出。之後就慢慢的吸,慢慢的呯。吸的時候注意心跳,默數一,二,三......。呯出的時候也是默數一,二,三,....的秒數(記住:配合心跳如讀秒數)。直到一分呯吸大概四或五次,如此就能平靜下來,日後什麼都不去想心中靜自然進入冥想。參考吧....
來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204000015KK04891
- May 11 Thu 2017 06:20
請問生命靈動數字密碼
1989年03月29日生
在整個九宮格裡[1-9的數目].
你還缺少了4.5.6.7.這幾個數字[這些數字就是你的好運數]
你已經有1.2.3.8.9.這些數字.生命裡就缺少[[4.5.6.7]]
- May 10 Wed 2017 04:25
一般上班族如何靜坐?(1) @ 地球人抱抱
- May 09 Tue 2017 13:50
關於靜坐冥想飲食問題?
- May 08 Mon 2017 08:09
請教:聲聞修不修緣起佛理?緣覺聞不聞四聖諦八正道?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勝妙正法及聖僧伽。
一、聲聞修或不修緣起佛理?
聲聞:聲聞弟子稱為「受渡者」他們必須受到佛陀之助才能覺悟。
所以是受到佛陀教導佛理才能覺悟。要修緣起。
二、緣覺聞或不聞四聖諦、八正道?
辟支佛,亦稱緣覺,佛滅後靠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者。
- May 07 Sun 2017 18:23
長庚醫院「導氣養生調理」特別門診:如何藉由氣功的幫助給予病患們更多 ...
《氣功療癒、能量醫學、病氣感應 & 排除》
長庚醫院「導氣養生調理」特別門診 /陳右明醫師&前台大校長 /李嗣涔博士,說明如何藉由氣功的幫助,給予病患們更多元化的醫療選擇與輔助,在西方傳統醫學以外,能夠有更多元面向的思考。並推廣氣功、能量輔助醫療的概念。
氣功醫療,在數十年前常被譏為無稽之談、不科學,直至現今氣功醫療與能量醫學在治療與保健已逐漸受到重視。長庚醫院桃園分院於 200 6年成立了「導氣養生調理」的特別門診 !
這是以西醫為看診辨症,氣功療癒為輔的門診,在台灣的西醫系統應該是首創?
- May 06 Sat 2017 08:40
本人坐了幾次靈修現在不想再去靜坐會對往後有什麼影響嗎?? 本來想只是單純靜坐對身心都不錯,可是到後來師姐都會說要祭改要渡
- May 05 Fri 2017 01:10
Meditations 靜坐冥想法要

很多人誤會複雜的思考就是一種冥想。冥想是一種意境藝術,是專注於自身的呼吸和意識,感知生命每一瞬間的變化。在專注于一呼一吸的同時,記住自身最理想的狀態,讓自己沉浸在拋開萬物的真空狀態,找到心靈的平衡。
世界……正在……冥想……
現代人的代表性疾病就是各種生活壓力,因為壓力我們變得煩躁不安,進而導致各種疾病。而冥想(Meditation)是治療壓力的一個好方法。一個人冥想時,他會暫時遠離現實世界的繁囂,找回心靈深處的平靜和集中。在這過程中,不僅心靈得到了最大的安定,我們的身體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鬆,找回了身體的健康和平衡。
- May 04 Thu 2017 20:18
因為自己的不小心,禪修課靜坐時手機響起?
同修禪坐手機響起必然擾亂清修,當然要負上因果責任,
這要看你用多少功力去化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空掉,
別以為空掉就是不去想它,誦經念佛坐禪來懺悔較為實際空掉,
不要有未來世會有精神方面的小問題之類的這樣想法,
這樣的想法反而會帶來暗示作用,種入八識田,不該思之,
多誦般若心經即可化解,越誠信越高效。
引用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324000010KK10089
而以A為主的靜坐,慢慢的就會發現B層次的現象了。
這兩者除開始的目的有別外,後面發展上就像是同一件事。(一表一裡)
而版主在過去的一些文章有提過自己年輕時脾氣不太好,